[何飛鵬專欄] 社群網站也有生命周期


[何飛鵬專欄] 社群網站也有生命周期

數位時代網站|撰文者:何飛鵬發表日期:2014-01-22

網路世界是現實的,每一個成功的網路公司10年就會遇到瓶頸,15年就會遇到挑戰與危機,每一家公司都難逃這個宿命。

 

 

在臉書上看到一則貼文,一位網友遇到一位年輕人,交換了臉書帳號,這位年輕人說,這是老人家上的網站,讓這位網友十分挫折,難道臉書已經過氣了嗎?臉書的用戶真的都是老人家嗎?

這是個有趣的問題,臉書當然還沒有過氣,用臉書的也不都是老人家,但這句話代表的是對社會主流力量的逆反現象。因為臉書現在正席捲世界,在台灣的市占率更高得離譜。

對這種強大的主流現象,一定期望著逆反的力量,有人會期待有不一樣的選擇,可以代表自己的個性,並彰顯與大眾的不同,期待另一個新的臉書或不一樣的臉書已在醞釀中。

社會上所有的商品都逃不過期待不一樣的宿命,商品越成功,擁有的眼球與市場占有率越高,尤其已形成全社會的全民運動時,就開始有人想逃離、想選擇不一樣。這個時候就要看是否有人做了對的事,適時推出新的商品或服務。如果有人做對了,就可以在邊緣市場立足,然後伺機而動。

如果這個時候,原有的主流商品又不小心犯了錯誤,得罪了使用者,那邊緣產品就會得利,得到更大的成長空間,甚至進而取代主流商品。

社群網站當然也逃不掉市場輪迴的宿命,只不過因為社群網站的聚眾特質,大者恆大、贏家通吃的個性,勢不可擋的市場穿透率,也加速了逆反情緒的出現。

嚴格來說,臉書興起也不過是這五、六年的事,而在台灣成功更是近三年而已。可是因為朋友圈的滾雪球效應,把大多數人都捲進去了,使臉書形成現在不可思議的全民運動。因為太成功,以致於有人開始想逃離,會期待有不一樣的地方可以去。

其實臉書現在已有競爭對手出現,手機通訊服務LINE以及WeChat等,都已經在手機上聚集了一定的使用者,正在伺機侵奪臉書的市場。

所幸臉書這個原生於PC世界的服務,很快補足了手機的使用功能,而對手機通訊服務的對抗,做了成功的防禦。只不過這場戰爭目前還在持續中,誰勝誰負尚未可知。

網路世界是現實的,每一個成功的網路公司10年就會遇到瓶頸,15年就會遇到挑戰與危機,每一家公司都難逃這個宿命。臉書雖然如日中天,但邊緣世界已經有 人在做顛覆的事,年輕人已在尋找新的歸屬。中國網路公司騰訊的馬化騰說:「我最擔心的是不知道年輕人在想什麼。」這恐怕是網路經營永遠的夢魘。

 

[何飛鵬]《數位時代》榮譽社長,著有《自慢: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》、《自慢2:主管私房學──小職員出頭天》等書。

出自數位時代雜誌2013年12月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