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完整文章 / 以下資料來源:http://techorange.com/2012/12/12/5-things-really-smart-people-do/ 科技橘報
現代人每天接收的訊息高達 10 萬字,相當於一部筆電五分之一的容量。
龐大的資訊量,讓我們對任何事情都難以留下深刻的印象;更別提隨著年紀的增長,觀點與視野逐漸窄化,無法保持開放的心態去接觸新事物,縱使求知若渴,但學習成效卻不彰。說穿了,其實就是這個也想學、那個也想學的後果,就是什麼也沒學到。
1. 試著關掉充滿成見的自我(Quiet Your Inner Voice)
那些「先入為主」的成見,就是來自於這些內在的自我之聲。若有心想學點什麼的話,試著把它關掉看看,相信你會從平常的觀點之外得到一些不同的收穫。
2. 和自己爭辯(Argue With Yourself)
如果你做不到第一點的話,那就好好利用它吧。試著建議自己的腦袋瓜子,那些新資訊之所以提出的理由;就算你不一定認同,但會讓你對新資訊比較有印象,而且也能讓你重新檢視自己的觀點。
3. 讓自己表現的像一個好奇的人(Act Like You Are Curious)
好奇心或許會殺死一隻貓,但絕不會要了你的命,而且對你還會有很大的幫助!
4. 扮演偵探(Find the Kernel of Truth)
沒有什麼真知灼見是一夕之間就冒出來的,大多都是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」所得到的結論,原文作者建議你何不當個偵探,抽絲剝繭去找出那些最初的基本事實,或許你能因此孕育出更卓越的見解來。
5. 不因人廢言(Focus on the Message No the Messenger)
人們常常會因為非常主觀的理由,而選擇關上耳朵。像是演講者長的不討喜、不同的政治傾向,或者講話的人讓你感到無聊,甚至是因為有些人跟你很熟,你就認為無法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。
(資料來源:Huffington Post;圖片來源:RAF_ARTE , CC Licensed)
完整文章 / 以上資料來源:http://techorange.com/2012/12/12/5-things-really-smart-people-do/ 科技橘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