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智慧」世界正在成型,智障台灣絕對不行--小全通訊社


關於作者戴季全

即便是犬儒主義者,也不敢否認全世界正在加速智慧化。但我們還沒完全承認:現在的台灣,有智能發展障礙。

這個世界的運算和儲存能力,從一個倉庫大的個人電腦濃縮為一個巴掌小,再急速擴散到世界各地。在這個智慧大爆炸的初始階段裡,台灣位居要角。但在智能世界發展日漸加速的現在進行式中,我們還沒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角色。

詹宏志說台灣失落了十五年,是含蓄了。

我和一百位以上掌握和創造資源的關鍵角色請益,這些人有些身居中央與地方政府要職,有些掌管龐大事業、主導各自產業轉型,有些身處財團法人或基金會大力推動創新,更多人更已經或準備投入新時代的創造。這些人的識見之明與決心毅力令人折服,但這些賢達還不彼此理解彼此的理解。

我把這些先進的寶貴觀察與建議,整理出「三不一沒有」,作為一個可能的思考與想像的總結,作為一個可能的 framework:

  • 一不,不要看手機

智慧手機,要留下智慧,丟掉手機。

智慧服務迅速感染所有設備,幾乎所有的設備加上智慧,都會是台灣的巨大機會。智慧和手機分道揚鑣的分水嶺已經到了,我們不能再繼續迷戀往日的成績。電視、冰箱、電風扇、螢幕、收銀機、汽車、保全、玩具、衣服、眼鏡、手錶、燈具、發電機、吸塵器、公車、停車繳費機,全都笨到不行,全都需要智慧。台灣在人類歷史上,從來沒有這麼好的機會過。

每一個項目,都有機會在全球成為該智慧設備的 HTC。

軟體正在吃掉這個世界,只是一個重要的特徵和指標。我們需要的軟體能力不只是大型 IT 建置。包括但不限於服務型軟體的開發思維,軟硬體智慧環境整合的經驗、開發者社群的生態系、數據加值的基礎建設、數據應用的服務類型,都是我們需要迅速發展的吞食能力。

我們用軟體吃掉世界的能力愈強,我們在新的世界版圖上的影響力就愈大,其他國家用軟體殖民我們的能力就愈弱。

Apple 手錶和 Google 眼鏡,只是開端。我從大學以來看了太多人歌頌 IBM、hp、微軟、雅虎、戴爾、Moto、Nokia、谷歌、臉書、蘋果、三星,這些只會歌頌的人,領他們的薪水幫他們代工,拿賺到的薪水買他們的產品。承認別人的好是個好的原點,但我還是更為偏愛張善政初任政委時接受採訪時說的:

「我們不要只是用 Facebook 而已,我們要研究他們、學學他們怎麼做出一個 Facebook。」

我們要把握這個新的契機打造我們的智慧世界。

  • 二不,不要把台灣當市場

台灣市場是個先天絕佳的實驗市場,一定要重視台灣市場。不要把台灣當市場,是指不要把台灣當成(終極)目標市場。要不要在台灣先獲利,這是一個現金流和資本支持上的經營判斷。要不要先做台灣垂直市場,這也是一個營收發展上的經營判斷。

但在以軟體能力為核心的網路服務和新硬體服務,不瞄準世界規模,根本上就欠缺發展的前提。欠缺全球企圖與理解的經營模式,一定會不斷地喪失先機、被國外的服務後來居上、被國外的服務軟體殖民。我們需要的資本比以往更少,我們擁有的人才與優勢比以往更多。硬體製造可以做出這樣的成績,軟體出口沒有理由不行。

在台灣市場發展,在世界發展市場。

  • 三不,不要一胎化的產業政策

台灣在未來一百年可以在世界扮演什麼角色,政府絕對是關鍵。但我們必須更進一步理解的是,這個關鍵,是關鍵阻礙。法令鬆綁是所有人的共識,但什麼叫做法令鬆綁?鬆綁誰?政府依法行政,表示被綁住的是政府。我們不能期待一個被綁住的傢伙來拯救任何人。政府才是需要被拯救的對象,我們要先拯救政府。

政府是關鍵,但政府不是力量的來源。我們要嚴加留意一胎化或少子化的產業政策,政府必須把積極扶植特定產業的態度,改為積極去除特定門檻的施政原則。

與其在內湖設置雲端園區或鼓勵育成中心,不如降低補助新創軟體公司的房租水電;與其舉辦創業大賽送出獎金,不如延長投資研發扣抵稅額;與其設置科專補助,不如擴大新創企業融資或信保基金額度。既然力量來自民間,就讓民間發揮力量。民間有可能做到的事,政府通通不要碰,把珍貴的行政資源妥善地設計公共資源分配,鼓勵一個巨大的創新方向,不要鼓勵一個具體的產業目標。

  • 一沒有,沒有創業家,不行

這些事,全都需要創業家。在創造一群創業家之前,創造一個創業家,或買下一個創業家。請一群創業家當顧問、在組織內導入創業態度與方法,或至少不要阻擋你的兒女成為創業家或加入創業的行列。

創業是一個一邊學習一邊創造的事業,犯錯不僅是正常的,還需要被鼓勵。不是鼓勵錯誤,是鼓勵學習,鼓勵傳播這個學習,傳播的速度愈快、範疇愈廣,犯錯的成本就愈能攤銷趨近於零。越多專業的創業家與創業思維,重複的錯誤愈少,成功的成本愈低,也就愈接近我們想要的未來。

放生一群創業家在一個政府大力降低阻礙與限制的台灣,以全球為目標市場合作分工匯集資源,專注於實現智慧世界的巨大趨勢。

讓智慧台灣,成為智慧世界的前提。

小全通訊社。通訊社通常提供可以被其它新聞群組織直接利用,而不需要大修改的文章,然後把它們出售給其它的新聞群組織。它們通過有線服務(開始是電報,今天是網際網路)提供大量的文章。而公司、個人、分析員和情報局也被它們描述為通訊社的信息來源。(維基百科)

(原文連結:http://taipress.com/?p=484;圖片來源:dingatx, CC License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