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來源:http://blog.alphacamp.tw/2014/11/18/facebook-ad/

cover-1014x487

為什麼 startup 需要嘗試使用 Facebook?

Facebook 是台灣使用度最高的社群網站,社群網站的特性可以讓我們輕易的接近人群,進而透過互動,接近消費者,以及你的目標對象(Target Audience),了解他們想什麼,在乎什麼,喜好、慾望、以及期待被滿足的內心。(※ 以下 Target Audience 簡稱 TA)

Facebook 粉絲團既是在為品牌發聲,也比較不受品牌框架的限制,能成功地貼近消費者,為兩者之間的溝通橋樑。再者在 Facebook 創立粉絲團與社團毋需任何費用即可輕鬆成立,以大家在台灣愛撿便宜的性格,怎麼能不利用它。

使用 Facebook 廣告準確找到你的消費者

事實上,粉絲團的便利性自去年開始,早已被台灣企業主廣泛的使用(甚至是濫用),自從 Facebook 調整曝光演算法後,更是對粉絲團雪上加霜,大幅降低曝光機會的結果,粉絲團可能一篇貼文讓粉絲看到的機率低於1%。

Facebook 廣告截圖

圖說:Facebook 廣告不僅被廣泛的利用在銷售上,

甚至亦有創業者拿來測試產品命名、產品設計方向等市場調查。

為此,透過 Facebook 的小額廣告,不僅可以為我們提高曝光機會,更能透過受眾的條件設定,將你的 TA 分類成多種不同類型的人,讓他們回饋你不同的結果,進而聆聽他們來自四面八方的心聲。

針對鐵人三項

圖說:Facebook 提供多種類的條件設定,不僅能簡單找到你的 TA 輪廓,

也可以透過觸及範圍得知發現你的 TA 大約人數。

面對多樣性的條件設定,有時我們反而會亂了套,不知從何下手,設定了一組對象設定後,便開始投遞廣告。往往廣告進行中也不知如何調整,就這樣跑完了廣告,也不知下次該如何才能更好。

TA 條件設定的邏輯性與延伸策略

在 Facebook 的廣告投放上,我們應該有邏輯性的從自有粉絲團/會員名單開始延伸,逐漸擴散到有共同使用行為的消費者身上。因為雖然自有名單的受眾群體往往是最精準的,但這些人數很容易便會產生不足。

以下幾種徵兆,可以輔助你判定廣告的 TA 需要再擴充:

  1. 廣告總觸及人數已達到潛在觸及人數(Reach)的40%~60%
  2. 當你的基本指標:花費(Spend)、點擊率(Click Through Rate)、完成動作成本(Cost Per Action)於前日相比成效驟降3成
  3. 頻率(Frequency)超過3以上
  4. 點擊率太高或太低(太精準、不夠精準)

※ 以過去實際廣告操作經驗來說,電商約1%~2%最佳,3%以上代表可以擴大 TA
10609319_916183771743302_421210055_n

圖說:為此我們需要更多可能也喜歡你產品的對象,

這時,逐漸擴散到相似的對象輪廓就變成了我們需要做的事情。

對象設定的方式可以簡單分為五大類

  1. 自有產品:針對自有名單(如粉絲團、會員)
  2. 直接替代:針對相關競品
  3. 延伸替代:針對不同類型的可替代產品
  4. 通路與配件:針對為產品的通路商,以及衍伸需求產品
  5. 相關行為:針對喜歡產品的喜好與行為

簡單來說,假設你的產品為耳機,那麼第一步應該先對你的會員名單做廣告投放,再來才是擴充至替代你的競品耳機,如同上圖說明的擴充投放方式。

社群用意在於建立良好關係

傑出的公司會更專注地在消費者的『感受』,而非價格。-陳顯立(燦坤3C營運長)

除了依據不同分類,在 Facebook 廣告找到更多相似的族群外,更重要的是,找出消費者在不同階段所在意的需求,改善我們所不知道的盲點,進而滿足消費者的感受,讓消費者成為你最忠實的粉絲。

社群最終的用意應是在與朋友建立良好的關係,減少溝通的成本,如果決心從社群出發,就應以良善的方式與你的 TA 做朋友,而非單純的銷售,我始終相信一句話:『你真心對待粉絲,粉絲是能感受到你的。』

有任何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和我討論,如果對 Facebook 廣告操作想更深入認識,歡迎報名我在 ALPHA Camp 即將開設的 FB 廣告初階課程!